Skip to main content
  • A
  • A
  • A

女青推出新繪本談兒童的「討厭」情緒

女青情緒教育繪本第三冊《最討厭梳頭了》正式面世,發布會上專家分享了兒童情緒管理心得,同時宣布同系列出版刊物《不想哭的葉子》榮獲第四屆香港出版雙年獎兒童及青少年出版獎。

女青出版情緒教育繪本系列,希望透過親子共讀,讓家長和孩子認識如何管理兒童情緒。過去兩年分別推出《牛角包生氣了?》和《不想哭的葉子》,除了獲臨床心理學家專業推薦,同時深受家長及孩子歡迎。《不想哭的葉子》更榮獲第四屆香港出版雙年獎2023兒童及青少年出版獎,實在相當鼓舞。第三冊繪本《最討厭梳頭了》於7月正式面世,以「討厭」為主題,希望透過生動的畫作協助孩子理解及處理「討厭」情緒。

《最討厭梳頭了》講述主角小路有一把又長又厚的頭髮,可是他卻最討厭梳頭。機緣巧合下,小路認識了小蜘蛛,並為了營救這位新朋友,克服了自己最討厭的事情。

情緒教育繪本助兒童面對憂傷

「好小事啫,唔好喊!」小時候有聽過類似的話嗎?你又曾否跟孩子這樣說話?斷定孩子哭泣的原因為小事,或會令他們傾向壓抑憂傷情緒,長遠對其成長帶來不良影響。女青最新出版《不想哭的葉子》是情緒教育系列的第二冊雙語繪本,獲臨床心理學家及教育心理學家專業推薦,以生動活潑的手法,探討兒童情緒,是一本非常適合親子共讀的情緒工具書。

新書以「憂傷」為題,講述主角米米因為大風吹毀裝飾而傷心,但為免令爸爸失望,所以強忍淚水,壓抑憂傷。繪本利用日常情節描繪出兒童憂傷的情景,以討論問題引導小讀者抒發感受,同時為家長提供貼士,提醒處理孩子憂傷情緒時的要旨。書末的樹葉尋寶遊戲是富教育意義的教材,適合作為延伸的親子活動。

親子烘焙班傳授情緒管理秘訣

本會專業社工團隊早前出版《牛角包生氣了?》繪本,為兒童提供情緒教育,最近更舉辦兩場牛角包烘焙工作坊,讓家長與孩子一邊享受烘焙樂趣,一邊了解情緒管理。

工作坊由女青與自助烘焙體驗室Bakebe合辦,參加者參考影片教學,製作牛角包。由準備材料和工具、製作麵糰、打發忌廉,直至最後以食用花裝飾成品,過程促進父母和孩子互動,創造珍貴的親子時光。

在等待麵包出爐時,兒童及家長分成兩組,各自參與由社工帶領的分享環節。兒童組透過繪本共讀,了解主角的情緒,繼而探究各人憤怒時的行為。家長組則讓父母接納及認同兒童的情感需要,並學習如何以繪本與孩子練習情緒管理。社工提醒家長在孩子發脾氣時,不宜立刻作出批判,反而應該引導孩子形容心情,道出憤怒、不安的原因。

《牛角包生氣了!》由女青社工團隊及插畫師陳芷琳共同創作,以中英雙語編寫,設「討論問題」及「家長小貼士」,適合親子閱讀。如有興趣購買繪本,請按此填寫訂購表格

親子共讀雙語繪本帶領兒童化解負面情緒

「喜怒哀樂」每天都牽動着大家的神經。對年幼的孩子來說,因為詞彙的不足、自制能力未成熟,面對突然而來的情緒,他們未必能好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繼而利用「發脾氣」等方式來宣洩,或直至父母滿足自己的要求。為此,女青專業社工團隊聯同插畫師共同創作了以「憤怒」為主題的兒童繪本《牛角包生氣了?》,透過活潑生動的故事和鼓勵親子共讀,讓家長與子女一起思考如何管理情緒。

《牛角包生氣了?》講述忙於製作招牌牛角包的麵包師傅「阿布」事事不順的一天,透過明快的故事節奏、討論問題和小貼士,協助家長引導孩子思考如何在逆境中重拾心情、疏導自己的憤怒情緒。故事內容以中英雙語編寫,即使是非華語學童都一樣能投入故事當中。隨書更附送多張「阿布」表情貼紙,讓孩子一邊閱讀、一邊學習表達感受。

為令家長更了解繪本的作用和親子共讀的好處,本會日前舉辦了一場線上新書發佈會暨講座,吸引近200位家長、老師及社工席參與。講座邀請了註冊社工及遊戲治療師洪藝女士、臨床心理學家賴潔儀女士、故事導師楊佩玲女士,以及《牛角包生氣了?》作者及繪者陳芷琳女士出席,與家長分享處理兒童負面情緒和繪本親子共讀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