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A
  • A
  • A

女青展翅青見學員獲表揚

女青推薦「展翅青見計劃」表現良好的學員參與「展翅青見超新星」2022選舉,最終三名學員獲表揚,包括獲選為「超新星」的袁黃星,以及獲「良好表現學員」嘉許的范傲姿及麥沅欣。

袁黃星對社福工作感興趣,完成生涯規劃諮詢及「展翅青見計劃」課程後,便開始在女青的實習工作,進一步了解業界運作,累積工作經驗。鑑於他實習期間的表現良好,待人接物態度友善,實習期完結前已獲聘請為機構正式員工。活動助理的工作讓袁黃星善用自己的技能,例如教小朋友玩雜耍及花式搖搖。他表示很高興能成為小朋友的傾訴對象,並計劃持續進修,幫助更多人:「我會先修讀基礎文憑,再銜接高級文憑,將來考取社工牌照。」

女青參與「展翅青見計劃」多年,為15至24歲、學歷在副學位或以下的離校青年人提供生涯規劃服務、實習機會,以至職前及在職培訓,幫助青年人認識自我和職業志向,豐富工作技能及經驗,提升就業競爭力。

 

女青年會調查:個人輔導成待業青年最“like”服務

專家:青年就業關鍵 要先“點火”

青年失業率長期高於整體水平,縱然坊間已提供不少就業資訊給青年,但對部份缺乏工作動機的青年來說,這些支援未必能搔著癢處。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去年進行的「青年就業服務成效調查」發現,在各項就業服務中,受訪青年認為最有用的不是傳統就業支援,而是由專業社工度身訂造的個人輔導。女青年會青年就業服務督導主任林遠濠亦指出,要助青年就業,最關鍵是如何「度橋」替青年「點火」,重燃工作動機。

是次調查抽樣以問卷訪問了178位本會「展翅青見計劃」、「走出我天地計劃」及「綜合就業援助計劃」的參加者,年齡介乎15至30歲,另外邀請了部份青年、女青年會社工及僱主進行焦點小組訪談。

調查結果顯示,受訪青年認為參加青年就業服務後,無論在「職前準備」及「求職效能感」均有正面評價。在「職前準備」方面,超過87%被訪者認為參加服務後更清楚了解自己的職業興趣、工作能力,及自己性格特質較適合從事何種工作。值得欣喜的是,86%青年認為自己更有動力尋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