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A
  • A
  • A

女青舉辦「50+懷舊市集」 綻放銀齡光芒

人生下半場,繼續精彩!致力為「50+」(50歲以上人士)開創新就業模式的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女青)「銀丫手作」平台,將於月底假618上海街商場舉辦「50+懷舊市集」,讓一眾退休人士售賣自己親手製作的精品,賺取收入之餘,更可向市民展露才華,綻放銀齡光芒。

市集以懷舊為主題,近20位檔主售賣手袋、飾物、家具擺設等自製手工藝品,每件手作均盛載了檔主嫻熟的技藝以及人生故事。為期三天的市集每天均設有免費工作坊,由50+導師親授各類手作的技巧,讓公眾一嚐手工藝創作的滋味,歡迎市民預先上網報名,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部份精選發售手作包括:

女青 x 理大研究 園藝治療延緩認知障礙 照顧者困擾減近四成

每年的9月21日是「世界認知障礙症日」,社會各界除了持續研究如何協助患者延緩病情外,亦愈來愈關注如何紓緩其照顧者的情緒壓力。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女青)聯同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系進行研究,初步證實認知障礙症患者與照顧者,在家進行具園藝治療效果的種植活動後,患者的行為及心理症狀(BPSD)得以延緩之餘,照顧者的困擾程度亦大幅減少近四成;雙方的快樂指數亦有增加,改善了彼此關係。

研究於去年8月至12月進行,邀請了共30對認知障礙症患者和照顧者參加。照顧者需先學習3節基本的園藝活動訓練,然後在家與認知障礙症患者,以水耕種植機一起栽種作物;每個作物的種植周期平均約28天。結果發現,患者和照顧者於參與活動兩個月後,快樂指數均明顯上升;而且認知障礙症患者的心理及行為症狀(BPSD)減少近四分一、照顧者的困擾程度也減少近四成。

 

女青得獎情緒教育繪本系列 第三彈《最討厭梳頭了》 書展載譽登場 助兒童擺脫厭惡情緒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女青)一直關心兒童成長的發展需要,情緒教育更是不可缺少的一環。女青趁書展期間,推出「情緒教育繪本系列」的第三彈《最討厭梳頭了》,深入淺出講解兒童厭惡情緒的特徵,書中設有討論題目引導親子溝通,並為家長提供照顧小貼士,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正向情緒管理,改善親子關係。

《最討厭梳頭了》講述主角小路一直不理旁人眼光,堅拒梳頭,但最後卻竟然放下「討厭梳頭」這種固執情緒,拿起梳子梳頭,背後究竟有什麼原因?歡迎家長、幼兒教育工作者及社工,於女青網上商店以限定優惠價$80訂購;或於書展期間親臨新雅出版社攤位選購。

「尋找A-Strength生活札記」體驗展覽 細看自閉症兒童的萬千世界 

自閉症譜系障礙兒童的成長未必順風順遂,但和其他小朋友一樣,他們都有一個思想浩瀚的小宇宙,畫筆下盡是無限的想像和可能。女青 A-Strength Family Club 一直致力支援自閉症兒童及家長,將於4月底舉行為期兩天的自閉症兒童畫展,集結近百幅畫作,並由孩子們親自擔任導賞員,讓觀眾細味他們的萬千世界和才能。

 

女青與社區夥伴分享深水埗區的服務發展

女青早於四十年代開始服務深水埗區的市民,適逢本會成立100周年,區內各服務單位聚首一堂,舉辦女青100深水埗社區夥伴嘉許禮,分享服務發展及成果。


嘉許禮假本會新落成的人才發展中心(九龍西)舉行,並十分榮幸邀得社會福利署深水埗區福利專員鄒鳳梅女士擔任主禮嘉賓,鄒專員致辭時說:「女青是社會福利署的重要夥伴,多年積極參與深水埗區內的重要計劃如『《影子領袖》師友計劃』、『生命教育計劃』、『關深南昌』等,有助推動社區跨界別及跨服務的合作,為弱勢社群提供更適切的支援。」本會總幹事楊建霞向鄒專員致送紀念品,感謝鄒專員帶領深水埗區建立多個交流和協作平台,連結不同的界別,加強區內持份者的關係和溝通。紀念品是由本會兒童及家庭服務部的服務使用者用膠鈕併砌而成的一棵大樹手作畫,寓意本會的服務宗旨 — 生命的栽培,別具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