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A
  • A
  • A

D‧Park童藝展展現幼兒創意

由女青幼兒教育部籌辦,11間幼兒學校及幼稚園聯合鉅獻的「龍騰藝趣‧女青童藝展」,已於3月初在荃灣D‧Park舉行。

幼兒學校及幼稚園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紮染龍紋、捲軸插畫、土龍雕塑,並將創意融入至中國傳統文化當中,製作成不同以龍為題材的面譜、陶瓷等。為了籌備展覽,孩子們花了不少心思和時間,實在值得鼓勵。

展覽充份發揮了孩子的藝術天份和巧手技藝,三天展期除了讓公眾欣賞小孩親手製作的作品外,現場亦設有不同攤位遊戲及表演,讓一眾參與的大小朋友樂而忘返。

相關報道

2024-02-21 《Parents Daily》「龍騰藝趣•女青童藝展 展現中華文化學習成果」

女青榮獲愛心券「機構最高籌款獎」冠軍

女青一直關注長者福祉,去年底參與「敬老護老愛心券」2023慈善籌款,為本會的長者服務籌募經費。一如既往,女青總動員,舉辦不同的慈善義賣及表演活動,成功籌集超過110萬元善款,並贏得「機構最高籌款獎」冠軍殊榮。感謝各企業合作夥伴及義工的鼎力支持及慷慨善心,再一次令有需要的長者受惠。

「敬老護老愛心券」2023為女青賽馬會樂齡活學中心、照顧易家居照顧服務及Y Farm 健康長者農場籌募經費,讓有不同需要的長者,包括需要貼身照顧的體弱長者,或者身體壯健的退休人士,均能在本會獲得相應的支援。

ChariTea棗點愛慈善計劃十五周年

本年的「ChariTea棗點愛慈善計劃」已經圓滿舉行。今年活動秉承以紅棗茶關愛女性的傳統,繼續於港、九、新界街頭派發紅棗茶,更設有過百個茶包派發點,與全港婦女一同歡度三八國際婦女節。

三月八日的大清早,女青同工聯同馬會義工進駐灣仔、黃大仙、沙田、大圍及天水圍派發紅棗茶包,送上一句暖心的祝福:「祝您婦女節快樂!請您飲包紅棗茶吖!」為大家在趕上班的路上打打氣!今年是「ChariTea棗點愛慈善計劃」的十五周年,女青繼續得到多個合作伙伴支持,讓市民於女青過百間服務單位以外的地點,包括屈臣氏、唇茶、彩豐、三聯書店、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指定門市,均可領取紅棗茶包。

衷心感謝各贊助企業對「ChariTea棗點愛慈善計劃」的支持,包括香港賽馬會、屈臣氏、唇茶、利康中西藥房有限公司、ProCare脊醫及物理治療中心、惠達企業及富城集團。計劃籌得之善款將用於本會的自資婦女服務。

相關報道

女青成為「共創明TEEN」計劃營辦機構

由政府推動,通過政商民三方協作之「共創明TEEN」計劃已經展開第二期;女青為九龍西其中一間營辦機構,早前於荔枝角西頓中心開設辦事處,舉辦不同活動。

計劃已招募了近670位學員,於1月底舉行了多場迎新日,讓學員、家長及友師見面及互相認識,了解計劃詳情,亦邀請了學員及家長到位於西頓中心、新開辦的共創TEEN地參觀。中心亦於2月初舉辦了家長工作坊,當日共有400多位家長出席,學習如何協助子女進行生涯規劃。學員及友師將陸續參與圑隊活動,包括義工服務及各項參觀活動,讓參與學員認識自己、擴闊視野、發展潛能及規劃人生。

Miricor 愛心義工與苑舍長者共聚慶團圓

新春將至,很多長者都重視農曆新年,歲晚總忙著張羅,既要辦年貨,又要買新衣迎接新年。居於本會鄭傍卿護理安老苑的長者難以親自準備迎新春,幸好有一群來自Miricor卓珈控股集團的愛心義工到訪苑舍,為長者穿上賀年衣服、梳妝扮靚,並拍下他們的歡樂笑面,為他們送上祝福。

Miricor卓珈控股集團主席及行政總裁馬黎珈而女士與愛心義工深明長者最需要的是關懷與陪伴,特意組織愛心義工隊送上新春祝福,為苑舍長者換上賀年衣服裝扮一番,讓長者在新春佈置前拍照留念。義工隨即把相片打印好再製成賀卡,送給所有公公婆婆,一眾長者收到照片和賀卡均十分欣喜,整個苑舍充滿新春喜氣,洋溢一片熱鬧氣氛。

義工的心思不止於此,他們亦帶來了很多美食,為長者加餸,讓他們大快朵頤。馬太更親手送上愛心禮物包,與長者合照留念。有長者表示,已經很久沒有梳妝打扮拍照,感謝Miricor義工們為他們的付出,看到相片及賀卡感覺窩心又幸福。義工亦感受到長者的歡欣喜悅,一起度過了難忘又愉快的下午。
 

 

喜越嬰幼園(皇后山)正式投入服務

繼去年在天水圍開辦女青喜越嬰幼園後,女青第二間喜越嬰幼園本月初亦於粉嶺皇后山正式投入服務,為未能在日間照顧0至3歲子女的家長提供託兒服務。

女青喜越嬰幼園(皇后山)佔地7,300呎,室內環境舒適寬敞,園內設有多個活動室,備有多項感官探索元素,配合嬰幼兒在認知、語言、創意及社交等全人發展需要。另外,嬰幼園會安排為嬰兒按摩,增強他們四肢肌肉及活動能力,亦會帶他們到戶外遊歷,認識社區。

嬰幼園引入了電子系統,讓家長可以透過手機應用程式知悉孩子發展狀況。另外,園方亦有駐校社工服務,為有需要家庭提供支援。

女青研究:小學生玩電子產品時間長短跟家長有關 家長玩幾耐 兒童玩多一倍時間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女青)一項研究發現,小學生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與家長使用的時間成正比,家長使用電子產品時間愈長,孩子亦然,可見小學生受到家長的耳濡目染。

研究於2023年7月至10月進行,以問卷訪問了773位小學生的父母、祖父母及監護人等,結果顯示孩子於學習用途以外,平日平均花四小時使用電視、手機及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而假日使用時間更大增至平均六小時,比家長多出分別一至兩個多小時,遠高於衞生署建議,即小學生每天不應花多過兩小時使用電子產品作娛樂用途的指標。如果將小學生分為初小及高小,則會發現高小學生使用時間大幅拋離初小,假期更用超過全日三分一時間使用電子產品。

 

平日使用時間

女青「耆異‧偶緣」手偶劇於「老有所為活動計劃」獲獎

女青秀群松柏社區服務中心舉辦、為期一年的「耆異‧偶緣」手偶劇,由一群中學生及大學社工系學生蒐集長者生命故事,並編寫成劇本,繼而與長者跨代合作,一同製作手偶,透過手偶劇公開表演,展現長者活力一面。手偶劇早前於社會福利署「老有所為活動計劃」頒獎禮上獲2022/23年度全港最佳「一年計劃」季軍。


舞台上,一群手偶生動演繹不同角色,幕後更忙得不亦樂乎,既要聲情並茂配音,更要靈活走位。手偶劇主要講述主人翁突然患癌,因擔心無法承擔治療費而不敢去醫院;在家人、鄰居及朋友支持下,加上遇到願意不計較金錢為她醫治的好醫生,主人翁最終康復並成為義工,以生命影響生命。早前一位患病婆婆原不打算接受治療,但偶然看到「耆異‧偶緣」手偶劇表演後受鼓舞,改變主意,以正能量積極面對病情。

香港精英運動員與女青發動「愛心送暖行動2023」

「愛心送暖行動2023」由香港精英運動員協會主辦、本會協辦,連同主要贊助香港賽馬會,以及支持機構保良局雨川小學共創善舉。活動當日邀得前國家隊體操運動員李小鵬及多位香港現役及退役精英運動員參與,親力親為走入各家各戶送上溫暖。


送暖行動派出愛心義工接近1400人,當中本會招募的義工近600名。義工隊分別前往探訪居住於西環、西灣河、何文田、黃大仙、牛頭角、深水埗、青衣、北區、沙田、將軍澳、天水圍、屯門及離島共13區約2,800戶獨居人士及低收入家庭,為他們送上愛心禮物包。愛心送暖行動已經舉辦了第19年,每年均會為有需要家庭送上愛心和溫暖。

女青「光影‧角落」劏房家庭體驗展覽 五大互動展區 展現SEN家庭正向心態

空間再小,特殊教育需要(SEN)孩子的天空依然無限大。為了讓公眾了解居住於劏房育有SEN兒童及其家庭的生活、心聲及願望,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女青)即日起至周日舉辦「光影‧角落」劏房家庭體驗展覽,透過實景裝置、光影設備、相片及沙畫等展出50個來自深水埗、旺角東及大角咀劏房家庭的生活點滴。

展覽設有五個特色互動展區,讓公眾由育有SEN兒童家庭的劏房居住環境開始,再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以及父母如何在女青社工協助下,正面樂觀地克服孩子的學習障礙,增進親子關係。

展區一:育有SEN孩子家庭劏房實景展示區

感受50個居住在劏房,並育有SEN兒童的家庭生活狀況。就算身在狹小的居住環境,只要給孩子一個角落的空間,他們就能將之變為自己的秘密基地和藏寶之處。

展區二:光影.故事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