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 A
- A
房協位於九龍城的真善美村重建在即,房協獎學金同學會與本會合作,一起探訪村內長者,為他們製作「人生紀念冊」,紀錄多年來的美好回憶。
同學會義工先到本會參加工作坊,了解製作「人生紀念冊」的要點,並學習與長者溝通的技巧。完成工作坊後,他們便出發探訪在真善美村由落成初時居住至今的幾位長者。在六個星期裡,義工們抽出週末或晚間的時間多次探訪老友記們,建立了友好的關係。老友記們不時一邊翻看舊相片,一邊回憶往事,與義工們分享舊時生活的甜酸苦辣。
義工透過是次探訪活動,為長者收集整理他們的人生故事和相片,撰寫及設計獨一無二的「人生紀念冊」。每本紀念冊都融入了與長者人生或興趣有關的設計元素,部份更加上精美手工。在聖誕節茶聚時,義工們親手將紀念冊送給老友記們,長者珍而重之地翻閱紀念冊,並承諾會好好珍惜保存這本屬於自己的書。
本會感謝香港房屋協會及房協獎學金同學會舉辦是次活動,不但為長者創造美好回憶,更讓長者和年青義工們能有機會互相理解和欣賞對方,促進跨代共融。
相關新聞報導
2019-12-26《蘋果日報》「老街坊紀念冊重溫「真善美」
惠達企業義工與本會手作38C合作,到訪雲華護理安老苑,與老友記一起製作合桃酥,找回窩心的回憶。
義工一早到達中心,向手作38C導師學習烤焗合桃酥的程序及技巧,繼而與長者一起製作。於義工的指導下,長者認真地準備材料、混合食材、搓捏麵團,最後小心翼翼地放上合桃。過程有趣之餘,又可以鍛鍊長者的手眼協調及手部小肌肉。新鮮出爐的合桃酥香味撲鼻,大家一起品嚐,吃得津津樂道。
本會感謝惠達企業義工抽空與長者一起親手製作傳統糕點,讓長者感到被關懷及溫暖。
一封利是,一個祝福!鴻福堂將於2020年1月5日至2月20日於各分店擺放捐款箱,為女青婦女婚姻逆境支援服務籌款。
新年是喜慶及團圓的日子,除了購物享樂,本會期盼大家慷慨分享溫暖和關懷。即使只是一封利是,亦能為面對逆境的婦女、單親媽媽和她們的孩子送上希望!
女青自1920年成立,一直致力推動及爭取婦女權益,並為有需要的婦女提供適切服務。支援婚姻逆境婦女是本會其中一項婦女為本的工作,透過女性自強課程、單親互助網絡、法律諮詢、關注家庭暴力支援及贍養費議題等多元化服務,幫助面對困難的婦女重建自信及互助網絡,達致栽培生命的服務宗旨。
獲社會福利署「友愛共融」計劃及太古地產贊助,本會舉辦「好心情咖啡館」,幫助長者及照顧者建立好心情,紓緩生活壓力。
活動透過連續三個月的每月聚會,以輕鬆優雅的咖啡館作為平台,分享情緒管理、紓緩壓力的良方。長者及護老者認識了「五彩照顧金字塔」,並在義工引導下,檢視各項日常活動,訂立符合彼此需要和期望的「We Want」生活作息時間表。參加者又一起參與五感體驗工作坊,創作水果拼圖。活動既能刺激長者的視覺、觸覺、味覺及嗅覺,強化感知功能,亦有助促進照顧者和長者的交流,共享歡樂時光,鞏固彼此關係。
護老者的責任重大,自然面對不少壓力。參加者集思廣益,討論日常生活常見的問題,並預先計劃遇到相關事件時的對策,建立「好心情工具」,以避免面對突如其來的危機時,未能作出適當的反應。
本會更邀請到高錕慈善基金主席、高錕教授太太黃美芸女士出席聚會,分享照顧認知障礙症患者的心路歷程。她指出照顧者應細心觀察生活細節及家居安全,找出適合雙方的相處方式。她亦建議大家必須先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才不至被長年累月的照顧工作拖垮。另外,社會福利署東區及灣仔區福利專員葉巧瑜女士亦親臨活動,為各照顧者打氣及了解他們的需要。
本會婦女事工部推行「Joy@Zonta」婦女精神健康計劃,並舉辦一連四節「心悅.沙畫」工作坊,與面對婚姻逆境婦女一起放鬆心情,重新認識自己。
參加者除了學習鋪、抹、勾、捏等製作沙畫的基本技巧外,更從導師馬穎章傳道身上明白到人生就如製作沙畫,只需專注當下,毋須過分執著對錯。對於一班面對婚姻逆境的婦女而言,體驗新事物有助她們釋放壓力,甚至突破自己,重建自我。
「Joy@Zonta」婦女精神健康計劃由香港東區崇德社贊助,透過不同藝術活動及心理學講座,幫助面對婚姻逆境的婦女,重新正視個人「精神健康」,學習處理情緒、重新認識自己,走出陰霾。本會十分感謝香港東區崇德社的支持,令更多婦女受惠。
聖誕佳節將至,其士集團義工隊協助佈置本會鄭傍卿護理安老苑,並舉辦聖誕派對,為一班院舍長者送上歡樂及關懷。
其士集團義工隊在派對開始前,用各式各樣的掛飾、花環及印有「聖誕快樂」的橫額佈置整間院舍,增添了濃厚的聖誕色彩。義工又以口琴演奏聖誕歌,讓長者感受節日氣氛。他們準備了一連串精彩的活動,包括魔術表演、估歌仔及音樂傳球,又與長者高歌多首經典金曲,如《月亮代表我的心》、《舊歡如夢》及《漫步人生路》。義工與參加者打成一片,大家都玩得十分投入,場面熱鬧且歡樂。最後,義工為每位參加者送上聖誕禮物包,祝願老友記身體健康,佳節快樂!
本會十分感謝其士集團義工隊,為本會安老苑長者送上一個溫暖又快樂的聖誕。
本會Y-SENse推出全港首本針對自閉症學童的繪本《請給我多點時間》,並進行慈善義賣,籌款幫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小朋友及其家庭。故事由真人真事改編,講述有自閉症的主角由幼稚園升讀小一所面對的困難,以及克服及適應校園生活的方法。繪本可以為面對類似難題的家庭及學校提供參考,幫助孩子一同跨過小一適應的難關。
繪本由曾修讀兒童心理學課程的插畫師蔡寶研和設計師陳沛雄精心設計,根據自閉症學童的特質-對觸感及視覺敏銳度較高-度身訂造,如:將書中部份頁數設計成「小揭頁」,並選用幼稚園和小學課本常用的紙質,正視即使細微如紙質的觸感亦令學童難以適應;放大角色的頭部,讓學童能更容易理解角色的面部表情和情緒變化;採用對比強烈的顏色,有助學童閱讀故事。另外,繪本運用創新的「開鎖」概念,讓讀者透過互動方式了解書中每個人物的內心想法。
我們鼓勵親子共讀,讓家長明白面對新環境,彼此都需要時間適應。家長更可使用隨書附送的「視覺提示卡」、「奬勵卡」及「情緒貼紙」,協助小朋友從轉變中找到樂趣。
早前,西貢區議會舉辦粵劇承傳教學工作坊,邀請本會受眾參加,向小朋友推廣粵劇文化藝術。
講者粵劇名伶衛駿輝小姐向小朋友講解粵劇的發展歷史及創作元素,並以日常生活例子提升參加者對粵劇的興趣。她播放「戰國時期六國封相」劇目的演出花絮,介紹粵劇基本功「唱、做、唸、打」四大技藝及行當,導師亦即場示範各種粵劇功架。
小朋友不但有機會一睹粵劇衣箱及道具,更有機會親身體驗當粵劇演員,化上花旦、文武生的妝容,嘗試搖水髮。工作坊豐富的內容令小朋友對粵劇變得非常好奇,踴躍提問,積極參與,寓學習於娛樂。
女青賽馬會青健坊自推行「居家樂」離院復康計劃(下稱「居家樂」),一直幫助不同年齡的病患進行復康訓練,重返社區生活。
中風、骨折……如何從輪椅到走路?
吳俊平先生因中風令他半身動不了,需以胃喉進食,連基本自理如上洗手間、洗澡等也需要別人幫忙。他參加「居家樂」後,除了到中心進行復康運動,不時與治療師展開單對單密集訓練,還積極在家中練習。他的努力不懈令他擺脫輪椅,成功靠自己雙腿走路。
可惜,吳先生因為意外跌倒導致骨折,讓他在復康路上經歷挫折。幸好,他得到家人的鼓勵,手術後重拾鬥志,繼續進行復康訓練。於本會的專業團隊指導下,他以兩個月的時間,迅速回復到骨折前的八成狀態,成績令人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