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A
  • A
  • A

各界送暖助北區雨災居民

本港上月受十號颶風及世紀大暴雨影響,多區出現嚴重水浸,北區正是其中一個受水災重創的地區。女青於雨災翌日立即統籌救災行動,不單聯絡受影響居民了解災情並加以慰問、組織不同界別義工隊伍、呼籲企業捐款,並與政府部門緊密聯絡及協調各項善後工作。各界紛紛回應本會向北區居民伸出援手,不但身體力行協助居民修繕家園,愛心企業及團體更踴躍捐助,為受影響的居民重新配置家具及電器。女青代表一眾受災家庭,感謝來自四方八面的關愛,讓他們在無情的大自然破壞中感受到絲絲暖意。

九月初,颱風前腳走,黑雨後腳到,市區尚且滿目瘡痍,郊區及鄉村的情況更為嚴峻。女青秀群松柏社區服務中心於九月組織義工隊,深入沙頭角、坪輋、蕉徑、打鼓嶺等鄉郊地區,協助災民清理淤泥及雜物,以及進行家居評估,以防電器或家具因雨水浸壞而發生危險。他們亦關心老友記有否因天氣不穩而感到不適,因此安排了簡單的身體檢查。

利梁趣沂樂齡日間護理中心開幕禮

利梁趣沂樂齡日間護理中心開幕禮於10月17日舉行,邀得香港聖公會教省主教長陳謳明大主教、社會福利署副署長(服務)黃國進蒞臨出席,與贊助人利梁趣沂女士、女青名譽會長胡秀霞女士、第一副會長王絳彥女士及總幹事楊建霞女士一同主持開幕儀式。開幕禮上,長者以三個精彩演出展示不同的魅力,充滿活力的龍船舞、具時尚風格的Catwalk時裝展及近期流行的Flower舞,均展現出長者緊貼潮流、退而不休的精神。

位於皇后山邨的長者日間護理中心,承蒙善長利梁趣沂女士捐助八佰萬元,命名為「利梁趣沂樂齡日間護理中心」。中心旨在為北區60歲或以上體弱或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提供日間照顧服務、復康運動和社交活動,協助他們保持活動能力,改善生活質素,達到居家安老。中心特設彈性的半天及延展服務,有助長者建立社交及自主生活。此外,中心亦關注照顧者的需要,透過多元支援平台提供協助,減輕照顧壓力。
 

其士集團義工隊探訪長者並為他們添置小型家電

其士集團於8月中旬派出義工隊伍探訪居住於青衣的獨居或雙居老人,向他們送上禮物包之餘,更藉此了解長者的身體狀況及家居環境,從而得知長者是否需要作進一步的身體檢查,或添置小型家電。

電器老舊容易導致功能不良,常見的家電耗損如電飯煲內膽塗層脫落、風扇運轉時發出異常噪音、電熱水壺無法自動斷電等。不少長者疏於檢查家中電器,長久下來有機會影響身體健康,甚至增加家居危機。其士集團義工隊了解到獨居長者的生活習慣,除了組織家訪活動,更資助他們購置小型家電,改善生活質素及家居環境。義工們現正根據長者的需要,物色合適的小家電,稍後將會再次到訪並親手送上,讓長者感受到社會人士對他們的關懷。
 

女青喜越嬰幼園開幕禮

女青喜越嬰幼園於8月11日舉行開幕禮,正式為天水圍鄰近地區的家庭提供優質及適切的嬰幼兒照顧及教育服務。

開幕禮邀得社會福利署署長李佩詩蒞臨出席,與女青會長李淑英及總幹事楊建霞一同主持揭幕儀式;社署元朗區福利專員石陳麗樺、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總經理(人才及業界發展)曾芷詩、元朗靈糧堂盧少華牧師及女青副總幹事李雯珊亦一同出席開幕禮。

位於天水圍天瑞(二)邨的女青喜越嬰幼園,佔地5,800呎,為女青第一所日間嬰幼園,設有各種活動室及多元化學習區,園方早前引入電子系統,讓家長和教師可適時溝通並知悉孩子情況。園方也積極於周末舉辦家長教育活動,包括各項醫生講座、護士諮詢等,支援雙職父母之餘,亦加強園方與家長的聯繫;早前嬰幼園安排的試託日,獲區內家長積極參與。

為加強「新手父母」社區支援,園方與本會區內的天水圍家庭健康促進中心、天水圍綜合社會服務處,聯合舉辦親子教育活動、轉介各類型服務跟進等。

《祖父母的快樂繪本》展暨跨代遊戲日

由女青賽馬會家庭健康促進中心主辦,李錦記家族基金贊助的《祖父母的快樂繪本》計劃,引導小朋友利用文字和圖畫記錄與祖父母的相處點滴,親手製作繪本送給祖父母,從而推動和諧家庭關係。計劃吸引了190個家庭參與,製作了209本快樂繪本。計劃已近尾聲,本會上月舉辦跨代遊戲日及計劃分享會,回顧計劃成果。

一連兩日的《我給祖父母的快樂繪本》展展出了小朋友為祖父母製作的繪本及全家福相片,以及「祖伴童行—我和祖父母的相處時光」繪畫比賽得獎作品。畫作主題非常豐富,包括祖父母畫像、家庭樹、我和祖父母的約會、祖父母的威水史、給祖父母的信等。為了完成繪本,小朋友主動了解祖父母,增加了和長輩相處的機會;祖父母也可以和孫兒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讓孫兒對他們為社會作出的貢獻有更大的肯定,增進彼此的了解和認識,進一步促進三代關係。

女青「賽馬會創活人生Plan & Go」鼓勵50+退休人士規劃退休生活

「賽馬會創活人生Plan & Go」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贊助,旨在鼓勵退休人士積極規劃人生下半場,實踐豐盛的退休生活,成就活躍晚年。參加者可以參與不同的活動,擴闊生活體驗。隨著他們發掘到自己的長處及興趣,便可設計自己的退休生活,並付諸行動。

「賽馬會創活人生Plan & Go」結業禮日前於元創方舉行,活動分為三個部份 ─ 表演、五拾巿集及五拾珍藏展。表演部份包括精彩的雙截棍演出、充滿活力的跳舞和樂隊表演,帶動全場氣氛。五拾巿集有超過30個由50+主持的特色攤檔,販賣自製的手工藝品,產品均深受大家歡迎。

五拾珍藏展展出超過40本書冊,部分為50+自行撰寫的自身退休故事,另一部分則由香港理工大學學生協助製作,記錄50+的人生故事。學員分享對這次活動的感受:「我覺得自己變得充滿活力,接觸不同的新興活動和新事物後,可以將新知識帶給不同的長者和有需要的人士,回饋社會。希望50歲後展開我另一個人生,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

女青年青領袖赴首爾交流

女青一群年青領袖及榮譽義工早前赴韓國首爾進行交流訪問,到訪了韓國女青總部等多處地方,受到當地熱情款待。交流團一眾領袖及義工透過這次活動認識當地婦女議題,亦於不同的研討會上探討各項社會熱門焦點,當中包括核輻射、和平問題等,以多角度思考及研究這些課題,讓他們開闊視野、拓展思維。

一連五日的韓國體驗交流團行程相當豐富,甫到達首爾,團員便馬上展開街頭訪問,了解當地人對戰爭和女性權益的看法,為之後的研討和分享進行前期工作。之後團員前往江南青年中心、首爾女青及韓國女青總部,並與當地年青領袖交流分享。戰爭與和平為是次交流團其中一項重要議題,年青領袖及榮譽義工參觀了戰爭與女性人權博物館、南北韓非軍事區及邊境學校等,對戰爭與和平有更深刻的體會;另外,此行更有幸與世界女青年會副會長Mimi Han 就領導力作深度交流,令團員獲益良多。

銀丫手作市集發揮50+手作才能

一件用心手作,一個窩心故事!各擁獨門手藝的婆婆們,用手作分享個人故事與情感,既滿足心靈,亦讓晚年生活更充實。女青賽馬會樂齡活學中心早前誠意推出「銀丫手作網上市集」,讓更多人接觸這些暖心手作,並藉此為女青服務籌款。


本會耆年服務部舉辦網上市集,邀請80多位老友記參與,以巧手創作出各式禮品:佩枝婆婆年青時是車衣女工,隨着製衣業式微而轉行,去年因爆發疫情重拾手藝,做出一個個精美布口罩,為解決口罩不足問題略盡綿力;鳳娥婆婆則擅長編織,用心織出可愛造型的冷織公仔,讓她忘卻平日照顧丈夫及中風母親的壓力。


「綠色生活手工小組」義工則利用剩餘布料和棄置的紙飲品盒,製成多用途手工卡套,並推出一系列和風布藝產品,有心思之餘又有助推動環保。除上述產品外,市集尚有其他布藝品、防水口罩套、手工皂及驅蟲磚等多款產品出售,一展婆婆們的才藝。

大澳青年義工攀虎山 協助清理垃圾

抗疫逾年,越來越多市民選擇出走郊外,呼吸新鮮空氣,放鬆心情。位於大澳的虎山行山徑景色優美,而且路況平坦,向來是十分熱門的郊遊景點,近來更吸引不少遊人扶老攜幼。可是,遊人遺下許多垃圾,破壞美好的大自然景色。有見及此,本會大澳文化生態綜合資源中心召集青年義工,清潔郊野。

遊人在虎山行山徑、草叢等地方遺下垃圾,包括水樽、鋁罐、食物包裝紙、膠袋、濕紙巾,甚至使用過的口罩,全都是大自然不能自行分解的物品,不但破壞環境,更會引致衛生問題。義工們只用了短短兩小時,便已收集到四大袋垃圾。為了提醒遊人保持公德心,義工除了收拾垃圾,更於沿途當眼位置掛上標語,提醒遊客「自己垃圾自己帶走」,愛護環境。
 

疫風中繼續送暖至基層家庭

本會連續多年協辦由香港賽馬會贊助、香港精英運動員協會主辦的愛心送暖行動,縱使活動受疫情影響而一再延期,但仍無阻我們繼續為有需要的獨居長者及基層家庭送上溫暖。

疫情對本港經濟帶來沉重打擊,基層家庭更是首當其衝。在這個艱難時刻,本會十分感謝香港精英運動員協會繼續與本會攜手合作,靈活變通,為基層提供最適切的援助。即使精英運動員今年未能親身到訪受惠家庭,他們仍然親手準備2,500份禮物包,內含糧油食品、抗疫物資、生活用品和打氣卡,透過女青指定服務單位送至社區。該批禮物包將於新春期間,分別送給北區、深水埗、九龍城、天水圍、西環、西灣河等12個地區的獨居長者及基層家庭,向他們表達關懷。

相關新聞報導

2021.01.24《商報》「精英運動員發起疫下送暖長者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