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A
  • A
  • A

女青賽馬會家庭喜「越」之旅計劃榮獲2023年度「卓越實踐在社福」獎勵計劃的兩大獎項

2023年度「卓越實踐在社福」獎勵計劃由香港社會服務聯會主辦,旨在表揚社會服務的卓越實踐及向社會大眾展示社會福利界對社會的貢獻。女青賽馬會家庭喜「越」之旅計劃榮獲卓越社會服務獎及卓越實踐指標獎(協作及協同)兩大獎項。

女青賽馬會家庭健康促進中心推行女青賽馬會家庭喜「越」之旅計劃,協助準備升中的小六學生及其家庭適應轉變,跨越成長路上的困難,帶著喜樂踏上新的旅程。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贊助,針對升中的小六學生及其家庭而設,為參加者提供升中預備及適應活動、家庭活動及個別家庭關顧等支援,從而建立良好的學習能力、人際相處及家人關係。

女青「耆異‧偶緣」手偶劇於「老有所為活動計劃」獲獎

女青秀群松柏社區服務中心舉辦、為期一年的「耆異‧偶緣」手偶劇,由一群中學生及大學社工系學生蒐集長者生命故事,並編寫成劇本,繼而與長者跨代合作,一同製作手偶,透過手偶劇公開表演,展現長者活力一面。手偶劇早前於社會福利署「老有所為活動計劃」頒獎禮上獲2022/23年度全港最佳「一年計劃」季軍。


舞台上,一群手偶生動演繹不同角色,幕後更忙得不亦樂乎,既要聲情並茂配音,更要靈活走位。手偶劇主要講述主人翁突然患癌,因擔心無法承擔治療費而不敢去醫院;在家人、鄰居及朋友支持下,加上遇到願意不計較金錢為她醫治的好醫生,主人翁最終康復並成為義工,以生命影響生命。早前一位患病婆婆原不打算接受治療,但偶然看到「耆異‧偶緣」手偶劇表演後受鼓舞,改變主意,以正能量積極面對病情。

香港精英運動員與女青發動「愛心送暖行動2023」

「愛心送暖行動2023」由香港精英運動員協會主辦、本會協辦,連同主要贊助香港賽馬會,以及支持機構保良局雨川小學共創善舉。活動當日邀得前國家隊體操運動員李小鵬及多位香港現役及退役精英運動員參與,親力親為走入各家各戶送上溫暖。


送暖行動派出愛心義工接近1400人,當中本會招募的義工近600名。義工隊分別前往探訪居住於西環、西灣河、何文田、黃大仙、牛頭角、深水埗、青衣、北區、沙田、將軍澳、天水圍、屯門及離島共13區約2,800戶獨居人士及低收入家庭,為他們送上愛心禮物包。愛心送暖行動已經舉辦了第19年,每年均會為有需要家庭送上愛心和溫暖。

林德義工隊探訪大澳棚屋長者

大澳乃香港僅有保留漁村文化的城鄉地區,是熱門的旅遊地點之一。由於地方偏遠及人口老化,區內長者極需要資源及生活上的協助。林德香港有限公司組織義工隊探訪棚屋長者,派發禮品包,既讓長者感受外界的關心,亦讓義工認識大澳漁村文化,享受大澳獨有的水鄉風情和美麗景致。

曾接受專業培訓的長者導賞員親自向義工講解大澳獨特及深厚的歷史文化,一同走入社區,感受大澳的漁村風情。導賞過後,義工們帶上禮品包,探訪多位棚屋長者,向長者送上愛心,又主動關顧長者,和他們閒聊日常生活,長者亦樂意分享在大澳的生活點滴,氣氛和諧融洽。最後,大澳居民親自教授製作大澳著名的特色食品白豆粥及糍米糯,讓義工可以輕鬆體驗大澳的飲食文化,並將大澳美食帶回巿區與家人分享。感謝林德義工隊參與是次大澳導賞及探訪活動,有長者表示感激義工們的熱情關愛及慷慨善心,陪伴他們度過了愉快的下午。
 

銀齡手作達人主理「50+懷舊巿集」

十月下旬,女青「銀丫手作」於旺角618上海街舉辧一連三日的「50+懷舊巿集」,市集啟動禮邀得民政及青年事務局社會企業諮詢委員會副主席張益麟、民政事務總署九龍城民政事務處聯絡主任蕭婉婷、社會福利署九龍城及油尖旺區策劃及統籌小姐社會工作主任關韋思、資深傳媒人方健儀、女青服務總監(長者服務)周華達及女青耆年服務總主任蔡敏茹出席。

市集以懷舊為主題,近20位檔主售賣不同布藝品、鈎織品、飾物、家具擺設等自製手工藝品。有繪畫毛孩肖像的銀齡檔主即場作畫,描繪的貓狗栩栩如生,吸引不少到場人士駐足觀看;也有檔主親自介紹及推廣自家設計及縫製的伸縮購物袋,設計既美觀又實用,大受客人歡迎。為期三天的市集亦設免費工作坊,由50+導師親授各類手作的技巧,讓參加者體驗當中的樂趣。

「銀丫手作」是一個本會連繫「50+」及企業、公眾的平台,匯聚銀齡人士的創意及手藝,協助他們開創「50+新就業模式」,同時培育創意產業、承傳技能及推動本地文化。女青期望大眾透過手作,感受他們的活力,見證其充滿歷練的生命。

女青「銀丫手作」50+懷舊市集 盛況空前

致力為「50+」開創新就業模式的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女青)「銀丫手作」平台,今日(27日)至周日(29日)於旺角618上海街,舉辦「50+懷舊市集」,首日市集現場已經人山人海,不少市民到場支持銀齡檔主。

市集以懷舊為主題,近20位檔主售賣手袋、飾物、家具擺設等自製手工藝品。有繪畫動物肖像的檔主即場作畫,筆下的貓狗形貌栩栩如生,吸引不少市民駐足觀賞;也有檔主一邊介紹自家製的飾物時,一邊分享人生故事,讓顧客了解更多作品背後的點滴。

為期三天的市集亦設免費工作坊供即場參與,由50+導師親授各類手作的技巧,讓公眾一嚐手工藝創作的滋味。


「50+懷舊市集」詳情如下:

日期:10月27日(五)下午2時至晚上7時
   10月28日(六)中午12時至晚上7時
   (中午12時至下午1時為市集啟動禮)
   10月29日(日)中午12時至晚上6時
地點:旺角上海街618號地下(朗豪坊斜對面)
費用:免費
備註:現場可免費換領爆谷、亦可憑在社交平台打卡等換領小型電風扇
   (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各界送暖助北區雨災居民

本港上月受十號颶風及世紀大暴雨影響,多區出現嚴重水浸,北區正是其中一個受水災重創的地區。女青於雨災翌日立即統籌救災行動,不單聯絡受影響居民了解災情並加以慰問、組織不同界別義工隊伍、呼籲企業捐款,並與政府部門緊密聯絡及協調各項善後工作。各界紛紛回應本會向北區居民伸出援手,不但身體力行協助居民修繕家園,愛心企業及團體更踴躍捐助,為受影響的居民重新配置家具及電器。女青代表一眾受災家庭,感謝來自四方八面的關愛,讓他們在無情的大自然破壞中感受到絲絲暖意。

九月初,颱風前腳走,黑雨後腳到,市區尚且滿目瘡痍,郊區及鄉村的情況更為嚴峻。女青秀群松柏社區服務中心於九月組織義工隊,深入沙頭角、坪輋、蕉徑、打鼓嶺等鄉郊地區,協助災民清理淤泥及雜物,以及進行家居評估,以防電器或家具因雨水浸壞而發生危險。他們亦關心老友記有否因天氣不穩而感到不適,因此安排了簡單的身體檢查。

利梁趣沂樂齡日間護理中心開幕禮

利梁趣沂樂齡日間護理中心開幕禮於10月17日舉行,邀得香港聖公會教省主教長陳謳明大主教、社會福利署副署長(服務)黃國進蒞臨出席,與贊助人利梁趣沂女士、女青名譽會長胡秀霞女士、第一副會長王絳彥女士及總幹事楊建霞女士一同主持開幕儀式。開幕禮上,長者以三個精彩演出展示不同的魅力,充滿活力的龍船舞、具時尚風格的Catwalk時裝展及近期流行的Flower舞,均展現出長者緊貼潮流、退而不休的精神。

位於皇后山邨的長者日間護理中心,承蒙善長利梁趣沂女士捐助八佰萬元,命名為「利梁趣沂樂齡日間護理中心」。中心旨在為北區60歲或以上體弱或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提供日間照顧服務、復康運動和社交活動,協助他們保持活動能力,改善生活質素,達到居家安老。中心特設彈性的半天及延展服務,有助長者建立社交及自主生活。此外,中心亦關注照顧者的需要,透過多元支援平台提供協助,減輕照顧壓力。
 

其士集團義工隊探訪長者並為他們添置小型家電

其士集團於8月中旬派出義工隊伍探訪居住於青衣的獨居或雙居老人,向他們送上禮物包之餘,更藉此了解長者的身體狀況及家居環境,從而得知長者是否需要作進一步的身體檢查,或添置小型家電。

電器老舊容易導致功能不良,常見的家電耗損如電飯煲內膽塗層脫落、風扇運轉時發出異常噪音、電熱水壺無法自動斷電等。不少長者疏於檢查家中電器,長久下來有機會影響身體健康,甚至增加家居危機。其士集團義工隊了解到獨居長者的生活習慣,除了組織家訪活動,更資助他們購置小型家電,改善生活質素及家居環境。義工們現正根據長者的需要,物色合適的小家電,稍後將會再次到訪並親手送上,讓長者感受到社會人士對他們的關懷。
 

女青喜越嬰幼園開幕禮

女青喜越嬰幼園於8月11日舉行開幕禮,正式為天水圍鄰近地區的家庭提供優質及適切的嬰幼兒照顧及教育服務。

開幕禮邀得社會福利署署長李佩詩蒞臨出席,與女青會長李淑英及總幹事楊建霞一同主持揭幕儀式;社署元朗區福利專員石陳麗樺、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總經理(人才及業界發展)曾芷詩、元朗靈糧堂盧少華牧師及女青副總幹事李雯珊亦一同出席開幕禮。

位於天水圍天瑞(二)邨的女青喜越嬰幼園,佔地5,800呎,為女青第一所日間嬰幼園,設有各種活動室及多元化學習區,園方早前引入電子系統,讓家長和教師可適時溝通並知悉孩子情況。園方也積極於周末舉辦家長教育活動,包括各項醫生講座、護士諮詢等,支援雙職父母之餘,亦加強園方與家長的聯繫;早前嬰幼園安排的試託日,獲區內家長積極參與。

為加強「新手父母」社區支援,園方與本會區內的天水圍家庭健康促進中心、天水圍綜合社會服務處,聯合舉辦親子教育活動、轉介各類型服務跟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