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A
  • A
  • A

藥健同心女青社區藥房現已投入服務

在日常生活中遇上傷風感冒、腸胃不適等輕微症狀時,除了求醫和自行購買成藥,你還有其他應對方法嗎?遇到藥物相關問題時,你懂得向社區藥房求助嗎?

為減輕公營醫療服務的壓力和加強社區的基層醫療服務,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推行「賽馬會藥健同心藥物支援網絡」,由社區藥劑師提供配藥、藥物管理及諮詢服務。女青有幸成為合作夥伴之一,於上水設立「藥健同心女青社區藥房」,服務北區市民。

社區藥房是基層醫療系統不可或缺的一環,透過提供輕微及慢性疾病的配藥和諮詢服務,提升大眾自我管理健康的能力。藥劑師評估市民的個別需要,提供用藥及健康建議,幫助市民掌握小病小痛和長期疾病的應對和用藥方法,提升自我護理能力和用藥安全。此外,藥劑師會參與社區健康計劃,如藥物教育推廣,提升社區整體健康。

藥健同心女青社區藥房已經開始運作,並提供以下四項服務:

Sinomax組織親子電影欣賞會

《玩轉腦朋友2》在今年暑假推出後,深受大眾喜愛。Sinomax亦於八月初組織了一場電影欣賞會,邀請屯門區的家庭參與,從中了解情緒管理。一眾義工、家長和小朋友都十分喜歡這套電影,除了因為劇情精彩,也因為電影解除了一般人對情緒的誤解,讓大家重新面對自己的感受。

觀賞電影後,小朋友和家長分組活動。小朋友在義工的帶領下,在屯門公園進行城市遊蹤。炎炎夏日,義工不怕辛苦,與精力充沛的小朋友一同玩耍、奔跑,很快就打成一片。過程中,他們亦有分享對電影的感想、各自的興趣和生活瑣事。偶爾小朋友有情緒時,義工也會主動關懷和照顧他們。

在義工的協助下,家長可以暫時脫離照顧者的責任,參與女青社工主持的兒童情緒管理工作坊。以電影劇情為切入點,家長們互相分享自己處理孩子情緒的困難,以及對子女將來踏入青春期的憂慮。社工借助本會最新出版的兒童情緒繪本《怕游泳的水獺》,教導家長以情緒教練五部曲,調節孩子的情緒。家長要先明瞭孩子想得到肯定和被接納的心思,才能達致有效溝通。

女青最新情緒教育繪本《怕游泳的水獺》正式面世

女青出版情緒教育繪本系列,希望透過親子共讀,讓家長和孩子認識如何管理兒童情緒。過去分別推出《牛角包生氣了?》、《不想哭的葉子》和《最討厭梳頭了》,除了獲臨床心理學家專業推薦,同時深受家長及孩子歡迎。第四冊繪本《怕游泳的水獺》於7月正式面世,希望透過可愛的圖畫和故事,協助孩子理解及處理「擔憂」情緒。

《怕游泳的水獺》繪本以「擔憂」的情緒為主題,內容講述喜愛游泳的主角奧利因為擔心親子接力賽表現不似預期,害怕得不敢下水,甚至身心不適。這時他找到一個神奇基地,發現了可以幫助他的魔法。

為提升家長對情緒教育的了解,本會於月初舉辦了一場分享會。臨床心理學家謝愷盈女士與大家探討「如何處理孩子的焦慮情緒」,資深社會工作教育工作者霍小玲博士以「『小』繪本『大』宇宙」為題,利用繪本與成人走過擔憂的情緒。

女青連續四年出版兒童情緒教育繪本,整個系列揀選「憤怒」、「哀傷」、「厭惡」和「擔憂」四種負面情緒作為題材。繪本運用情緒教練理論,協助兒童認識正向管埋情緒的方法。

Verint辦烘焙活動惠及基層兒童及長者

Verint邀請來自深水埗基層家庭的小朋友參加烘培班,並派出愛心義工隊與他們合力製作甜點。義工更製作點心送到長者中心,向長者發放暖心關懷。義工、長者與小孩都度過了愉快的下午。

義工首先製作香脆蝴蝶酥,並將新鮮出爐的製成品送到深水埗的長者中心。長者們收到義工親手製作的愛心甜點,感到格外甜蜜溫暖,紛紛感謝這份禮物。義工繼而陪同深水埗區的基層兒童及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孩子參與烘培班,合力製作朱古力小熊蛋糕。參加者甚少機會參與興趣班,可以藉著這次活動探索新事物,增加學習體驗,更可以與家人分享親手製成的蛋糕,提升自信。感謝一眾Verint義工們的鼓勵和陪伴,讓他們感受難忘又愉快的烘培樂。

Verint員工組成的愛心義工隊以一次烘培活動讓長幼兩代受惠,為深水埗基層小孩及長者帶來無限的關愛。女青期望日後能有更多類似的合作,為社區帶來更多正能量。
 

4.13女青賣旗日圓滿結束 感謝各界支持

女青一直關注弱勢婦女需要,於剛過去的星期六(4月13日)舉行賣旗日,超過二千名女青會員、學生及家長、企業伙伴、友好團體及機構的義工遍佈九龍區,邀請市民捐款支持。本會衷心感謝所有參與的義工,以及社會各界透過線上線下踴躍捐款,為婦女為本服務籌募經費。

今次是女青於疫情後的首次賣旗活動,感恩獲得各界義工的熱心支持,才能集腋成裘,同時在周六早上傳播正能量,將女青的愛帶到九龍區的每一個角落。除了與全球人氣童話角色「姆明一族」跨界合作,設計旗紙及紀念品,本會亦因應電子支付工具愈趨普及,首次設立全新網上賣旗平台,並喜獲阿里雲提供雲端服務和技術支援,以及得到順豐速運擔任物流贊助。

女青ERB課程學員獲得多項殊榮

女青於3月底舉行的兩個頒獎禮上獲得多項殊榮,包括於僱員再培訓局「ERB年度頒獎禮2023-24」中獲頒「ERB推廣宣傳獎」,另有三名學員獲頒「ERB 傑出學員獎」、一名學員獲頒「ERB 優異學員獎」;另一ERB課程學員則於「尤德爵士紀念基金第37屆獎學金頒獎典禮」獲得「在職人士自我增值獎」。此等獎項肯定了本會在培訓人才及推廣宣傳的工作成果。

作為僱員再培訓局委任培訓機構之一,本會推出高質素及切合時代需要的課程,並以多元化及具創意的方式,向有志進修的人士推廣。感謝僱員再培訓局對本會在推廣及宣傳ERB課程上的肯定。

這次獲獎的女青學員分別修讀醫護支援、陪月及會計等ERB課程,證明不論行業,只要不斷求變、持續進修,學員定能找到事業新方向,大放異彩。 

歡迎按以下連結了解本會舉辦的ERB課程:

ERB就業掛鈎課程(全日制)

少數族裔家庭坐開篷巴士賞聖誕燈飾

城巴連續第三年與女青合作舉辦聖誕開篷巴士遊,旨在於聖誕佳節期間,為社會上不同有需要人士帶來更多歡樂。

在剛過去的十二月,城巴邀請了居住於屯門區的少數族裔家庭,坐開篷巴士到尖沙咀觀賞聖誕燈飾,感受濃厚的節日氣氛。14個家庭逾40人,下午在城巴義工的陪同下在屯門登上開篷巴士,經昂船洲大橋前往九龍,當時正值黃昏,天空泛起紅霞,美景令參加者目不暇給。

巴士在六時左右到達行程第一個景點西九文化區,參加者紛紛拿出手機與巨型聖誕樹合照。他們及後乘坐巴士到達半島酒店,並前往星光大道漫步,將華麗的維港夜景盡收眼底。最後,便是所有參加者最期待的聖誕燈飾之旅,他們登上開篷巴士的上層在尖東一帶觀賞燈飾,雖然當晚天氣稍為寒冷,但他們均表示盡慶而回,感謝城巴為他們帶來一次難忘的旅程。
 

女青研究:小學生玩電子產品時間長短跟家長有關 家長玩幾耐 兒童玩多一倍時間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女青)一項研究發現,小學生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與家長使用的時間成正比,家長使用電子產品時間愈長,孩子亦然,可見小學生受到家長的耳濡目染。

研究於2023年7月至10月進行,以問卷訪問了773位小學生的父母、祖父母及監護人等,結果顯示孩子於學習用途以外,平日平均花四小時使用電視、手機及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而假日使用時間更大增至平均六小時,比家長多出分別一至兩個多小時,遠高於衞生署建議,即小學生每天不應花多過兩小時使用電子產品作娛樂用途的指標。如果將小學生分為初小及高小,則會發現高小學生使用時間大幅拋離初小,假期更用超過全日三分一時間使用電子產品。

 

平日使用時間

中國海外義工隊到女青幼兒學校參加聖誕下午茶工作坊暨茶聚

聖誕將至,很多人計劃與家人朋友歡度聖誕的同時,亦希望將愛心與祝福分享給有需要的人。中國海外愛心義工於本會趙靄華幼兒學校組織了一場聖誕下午茶工作坊暨茶聚,與一班活潑可愛的小孩一同製作健康下午茶,共度了愉快的下午。

健康下午茶的餐單包括藜麥飯波波、低脂迷你果撻、全麥冬甩、日式煎蛋卷及冬日果茶,義工與小孩按照導師的指示完成甜點製作,例如一起合作攪拌麥粉、煎蛋卷、為迷你果撻放上水果作點綴、製作水果茶包,然後再把製作好的食品放置在三層下午茶架上,最後更一同享用美味的茶點。義工們充滿愛心,與小孩相處氣氛融洽和諧,更耐心指導小朋友如何佈置下午茶架;小孩均用心學習,更把美點拿回家中與家人一同分享。感謝中國海外的義工團隊為幼兒學校的小孩帶來了愉快的下午,更為參加的小孩帶來了全新的體驗,大人與小孩在一片歡樂笑聲中享受了製作甜點的樂趣。

女青賽馬會家庭喜「越」之旅計劃榮獲2023年度「卓越實踐在社福」獎勵計劃的兩大獎項

2023年度「卓越實踐在社福」獎勵計劃由香港社會服務聯會主辦,旨在表揚社會服務的卓越實踐及向社會大眾展示社會福利界對社會的貢獻。女青賽馬會家庭喜「越」之旅計劃榮獲卓越社會服務獎及卓越實踐指標獎(協作及協同)兩大獎項。

女青賽馬會家庭健康促進中心推行女青賽馬會家庭喜「越」之旅計劃,協助準備升中的小六學生及其家庭適應轉變,跨越成長路上的困難,帶著喜樂踏上新的旅程。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贊助,針對升中的小六學生及其家庭而設,為參加者提供升中預備及適應活動、家庭活動及個別家庭關顧等支援,從而建立良好的學習能力、人際相處及家人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