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A
  • A
  • A

大澳青年義工攀虎山 協助清理垃圾

抗疫逾年,越來越多市民選擇出走郊外,呼吸新鮮空氣,放鬆心情。位於大澳的虎山行山徑景色優美,而且路況平坦,向來是十分熱門的郊遊景點,近來更吸引不少遊人扶老攜幼。可是,遊人遺下許多垃圾,破壞美好的大自然景色。有見及此,本會大澳文化生態綜合資源中心召集青年義工,清潔郊野。

遊人在虎山行山徑、草叢等地方遺下垃圾,包括水樽、鋁罐、食物包裝紙、膠袋、濕紙巾,甚至使用過的口罩,全都是大自然不能自行分解的物品,不但破壞環境,更會引致衛生問題。義工們只用了短短兩小時,便已收集到四大袋垃圾。為了提醒遊人保持公德心,義工除了收拾垃圾,更於沿途當眼位置掛上標語,提醒遊客「自己垃圾自己帶走」,愛護環境。
 

疫風中繼續送暖至基層家庭

本會連續多年協辦由香港賽馬會贊助、香港精英運動員協會主辦的愛心送暖行動,縱使活動受疫情影響而一再延期,但仍無阻我們繼續為有需要的獨居長者及基層家庭送上溫暖。

疫情對本港經濟帶來沉重打擊,基層家庭更是首當其衝。在這個艱難時刻,本會十分感謝香港精英運動員協會繼續與本會攜手合作,靈活變通,為基層提供最適切的援助。即使精英運動員今年未能親身到訪受惠家庭,他們仍然親手準備2,500份禮物包,內含糧油食品、抗疫物資、生活用品和打氣卡,透過女青指定服務單位送至社區。該批禮物包將於新春期間,分別送給北區、深水埗、九龍城、天水圍、西環、西灣河等12個地區的獨居長者及基層家庭,向他們表達關懷。

相關新聞報導

2021.01.24《商報》「精英運動員發起疫下送暖長者貧戶」

長者升級挑戰新媒體 活到老玩到老

YouTuber是近年熱門的新興職業,但並非年青人的專利。一班老友記參加了本會西環松柏中心舉辦的「爺爺嫲嫲YouTuber」計劃,向年輕人拜師學藝,與新世代拉近距離。計劃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贊助,邀請年輕YouTuber「咩哥」擔任計劃導師,除了教導長者編寫短片劇本、拍攝構圖、佈置場景等實用技巧,更深入淺出地介紹時下流行的網絡文化、如何保護網絡私隱等,讓老友記熟習網絡世界。

一眾老友記對短片製作相當投入,從拍攝、收音、打燈都「一腳踢」。他們將會把日常生活的點滴,錄製成開箱文、潮語分享等一系列有趣短片。首段影片已經上載至中心的YouTube頻道,介紹多位好學又活潑的成員如何踏上新晉YouTuber之路。適逢年近歲晚,他們正精心準備賀歲短片,向大家拜個早年。影片稍後將會上架,請密切留意!

Makers X SEN 獨創訓練遊戲寓教於樂

停課不但打亂學童日常作息,對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學童來說,更會阻礙到他們的常規訓練。幸而一班參與了「創客教育」計劃的學員,活學活用各種創意理念和製作技巧,為SEN小朋友度身訂造訓練遊戲,讓他們停課期間,依然能寓訓練於娛樂,保持訓練進度。

承蒙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贊助,本會屯門綜合社會服務處近年透過「創客教育」計劃積極向青年推廣創客文化,今次更聯同合作伙伴「樂在製造」推出試驗計劃,為SEN學童設計並製作手造遊戲。參與計劃的學員會先認識SEN學童的不同需要,再發揮創意,利用在「創客教育」中學會的木工、電腦繪圖和鐳射切割技巧,創造出SEN學童能夠邊學邊玩的訓練道具。

例如學員明白「多感官刺激法」有助SEN學童提升學習動機和能力,便利用不同觸感的材料,如動物按摩梳、人造草皮、廢紙等,製作出一張「多感官地毯」幫助SEN學童改善感覺統合;他們又借助鐳射切割設計出巨型骰子,配合主題故事,協助讀寫困難的小孩加強認字和記憶力。有學員則用各種日常生活的小用品,為自閉症譜系障礙兒童製作了一塊感官板,模擬日常生活會遇到的情境,並與孩子一起商討應對方法,從中加強兒童的社交能力和想像力。

抗疫滿Fun 同你Zoom住遊大澳

今年聖誕遇上反覆的疫情,不少人都選擇留家抗疫,未能一家大細四出遊玩歡度節日。有見及此,本會大澳文化生態綜合資源中心特別推出「Zoom導遊」聖誕親子版,透過Zoom應用程式帶着喜愛旅行的香港人一起遊覽大澳,過一個好玩又充滿懷舊情懷的聖誕之旅!

作為香港最古老的漁村,大澳向來是一個十分熱門的本地遊景點,區內至今仍保留不少漁村風貌,例如最能代表大澳的建築物——棚屋。棚屋是居民的住所,一般不會開放給遊客參觀,而今次活動參加者則能跟隨本會的導賞員進入傳統棚屋,來一趟深度遊,透過導賞員與棚屋居民的對談,了解棚屋的結構、歷史和居民起居生活的實況。

導賞員又帶領參加者遊走區內尋找不同的古蹟,例如走訪吉慶街及石仔埗,遊覽由海盜槍戰遺跡改建而成的文物酒店、蝦膏廠、少林武術學校及戲院遺址等,探究幾百年來漁民文化的歷史演進,以及欣賞區內不同的街頭藝術創作。想更好了解一個地方,當然要從當地飲食文化入手,導賞員今次除了介紹鹹蛋、蝦膏及茶果等傳統美食製作方法外,更穿梭大街小巷推介與別不同的街頭小吃,滿足各位饕口饞舌。

本會派發百佳現金食物券予服務使用者

女青有幸獲邀參與「百佳心‧繫全城回饋計劃」,向本會受眾發放現金食物券,減低疫情下弱勢社群的經濟負擔。

疫情肆虐,嚴重打擊香港經濟,影響了不少人的生計。然而為了防疫,購買口罩、消毒用品等開支卻無可避免地增加了,令基層市民的負擔百上加斤。有見及此,百佳超級市場邀請女青在內的多間社福機構參與「百佳心‧繫全城回饋計劃」,向低收入家庭、長者及殘障人士派發現金食物券,以便他們到超級市場換取糧油食品、清潔用品等,助他們緩解生活需要。本會自10月起向合資格的服務使用者派發現金券,及後11月底全港面臨第四波疫情,不少市民均表示現金券來得合時,可解燃眉之急。

過去多年,承蒙百佳一直支持本會的耆年服務,今次邀請女青成為「百佳心‧繫全城回饋計劃」的受惠機構之一,更是將服務推廣至全港18區及長者以外的人士。女青再次感謝百佳的同行,期望往後能繼續合作,推出更多元化的服務,攜手關愛基層市民。

女青100周年會慶國際研討會 「共建更美好的世界」 為未來努力

百年願景,承先啟後。在本會慶祝百周年之際,回望過去之餘,更要展望未來。為此本會特別以「共建更美好的世界」為主題,於本年12月舉行國際研討會,邀得來自海外、國內及本港有份量之講者,包括聯合國及世界女青年會代表、婦女領袖、社福界領袖擔任嘉賓講者,共同探討兩性平等、婦女權益、基督教事工、社會創新及科技應用等不同議題,以共建更美好的明天。

疫情之下,本會改於網上舉行有關研討會,為歷來首度於網上舉行之會慶活動。蒙主恩典,研討會得以順利進行,逾840名本地及來自亞太區女青包括全國協會、韓國、台灣、日本、菲律賓、泰國,以及澳洲、加拿大、美國等代表共15個國家及地區的海外人士共襄盛事,彼此交流。

主題演講:女性力量

「百載恩典 以愛傳承」 女青百周年會慶感恩大會 感謝上帝眷顧與引領

創會百年,以愛合一,本會在各項事工蒙上帝恩上加恩。為表感恩,並誌紀念先賢前輩的信仰精神,本會以「百載恩典 以愛傳承」為主題,舉辦會慶感恩大會,與700多位網上參加者一起,見證上帝恩典大能,並祈求神繼續帶領本會發揚基督的關愛精神,透過社會服務為主作鹽作光。

當日感恩大會因疫情而轉為網上舉行,內容包括讀經、祈禱、證道、感恩見證等環節。本會十分榮幸,邀得香港聖公會鄺保羅大主教蒞臨證道。對於本會「以愛傳承」的服務信念,他表贊同,「為何服務要建基於愛?因為我們依靠的上帝是愛,是上帝先愛人,而且所有愛的事都是因上帝而生,愛讓人認識上帝,有愛時上帝便與我們同在。」他並引述《哥林多前書》,指出「做事即使對人有多偉大多公義,如不是出於愛也是沒有價值。」

鄺保羅大主教續指,愛的另一項威力,在於可以改變人的行為、心態及生命,「現今是一個令人擔憂的世代……要解決這些困難,惱怒不是方法,報復不是答案,只有愛,上帝的愛及大能才是人類的未來和希望。」他最後祈願天父帶領並祝福女青在未來的日子,更有力量及決心承擔使命,為香港建立一個充滿愛及公義的社會。

本會於樂齡科技博覽展示最新復康器材

本會耆年服務部早前參與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與業界交流,及向大眾推廣以創新科技提升長者生活質素。

今年,本會以「健康起動」為主題,向在場人士講解女青如何善用科技,改善長者的健康和生活質素。展位放置了本會最新引入的HUR專業健體復康器材,有助評估長者的肌力、肌耐力、平衡力等,同時具備無線射頻辨識科技,可以記錄運動次數和進度,讓物理治療師或教練能輕易監察參加者的運動表現,從而制定個人化的訓練方案。

除了HUR專業健體復康器材,本會亦展出了虛擬實景訓練、智能AI互動機械人等產品,並邀請參加者試用,一邊體驗訓練如何提升長者運動意識,一邊了解體弱長者的復康需要。

女青一直致力為長者提供復康服務,助他們改善生活質素,由最初依賴在中心進行訓練,到後來提供到戶復康治療,發展至今,甚至推出遙距復康訓練,為長者提供足不出戶及不受環境因素影響的一站式健康支援照顧服務。善用各種樂齡科技大大提升了本會的服務質素,即使在疫情期間,仍能掌握長者的運動情況,提供訓練及建議,讓患者維持復健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