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A
  • A
  • A

本會獲邀成為「全麵關心你」計劃受惠機構之一

太古地產聯同太古基金推出「全麵關心你」$50配對捐助計劃,向本會捐出麵食分發予基層市民,同時推廣「惜食就要一齊食」的共享精神,盼為香港注入正能量。

凡售出一盒$50的「全麵關心你」,太古基金便配對捐出一盒送贈基層市民,當中包含 「婦女展才可重用口罩」,以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並藉此送上關懷及快樂,鼓勵大眾與家人好友一起下廚、分享美食。計劃更於太古城中心設置義賣專櫃,並聘用本會待業青年及年青媽媽參與推廣工作,讓他們累積寶貴的職場經驗,培養積極及主動學習的工作態度。

本會將陸續分發麵食予1,427位服務使用者,包括年青媽媽、基層家庭、長者及待業人士等。女青感謝太古地產邀請本會成為是次麵食配對捐助計劃其中一間受惠機構,與服務受眾分享美食和喜悅。

 

女青與社區夥伴分享深水埗區的服務發展

女青早於四十年代開始服務深水埗區的市民,適逢本會成立100周年,區內各服務單位聚首一堂,舉辦女青100深水埗社區夥伴嘉許禮,分享服務發展及成果。


嘉許禮假本會新落成的人才發展中心(九龍西)舉行,並十分榮幸邀得社會福利署深水埗區福利專員鄒鳳梅女士擔任主禮嘉賓,鄒專員致辭時說:「女青是社會福利署的重要夥伴,多年積極參與深水埗區內的重要計劃如『《影子領袖》師友計劃』、『生命教育計劃』、『關深南昌』等,有助推動社區跨界別及跨服務的合作,為弱勢社群提供更適切的支援。」本會總幹事楊建霞向鄒專員致送紀念品,感謝鄒專員帶領深水埗區建立多個交流和協作平台,連結不同的界別,加強區內持份者的關係和溝通。紀念品是由本會兒童及家庭服務部的服務使用者用膠鈕併砌而成的一棵大樹手作畫,寓意本會的服務宗旨 — 生命的栽培,別具意義。

AXA安盛舉辦企業責任周關顧基層

AXA安盛舉行一年一度的「AXA安盛企業責任周2020」,再次邀請本會合作舉辦義工活動,在「疫」境下,透過遙距義工活動製作具心理治療效用的物品,為女青受眾注入正能量,關顧基層家庭的精神健康。

疫情無阻AXA安盛為弱勢社群送上關愛,75名AXA安盛義工分別參加了本會手作38C舉辦的三場網上手作工作坊。雨聲筒工作坊教授義工以厚紙筒、米、豆、麻繩、黏土等材料,製作及裝飾模仿雨聲的音樂玩具,以聲音吸引小朋友,讓他們在玩耍時,增加對不同物料觸感的認知,獨特的雨聲亦可激發孩子們的聽覺。

AXA安盛義工在另外兩場工作坊學習製作「心靈加油繪本」,為家長及小朋友送上一點心靈慰藉和祝福。AXA安盛與女青明白家長照顧長期停課的子女,需要花更多時間及心力,容易忽略自己的需要,積聚負面情緒。為了給家長們打打氣,手作38C的導師設計了一本小冊子,講解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要訣,並提醒家長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方能妥善照料子女。義工們除了親手畫上封面外,亦於小本的最後一頁留下祝福字句,再以刮刮貼紙覆蓋,希望為收件者送上驚喜的祝福。

園景軒餐廳參與易賞錢「全城有賞」計劃

本會十分感謝屈臣氏集團及易賞錢的邀請,讓園景軒餐廳參與易賞錢「全城有賞」18區跨商戶消費獎賞計劃,透過宣傳短片分享餐廳富有人情味的故事,於疫情期間為大家打氣!

為了提醒市民在繁忙的生活中,不忘留意身邊的人情味,易賞錢早前推出獎賞計劃,一方面分享各區的窩心故事,同時鼓勵市民消費,支持小社區。園景軒餐廳有幸獲邀成為中西區其中一個代表,可以透過影片,展示一班老友記員工的熱誠,在餐飲業嚴峻「疫」境及限聚令下,如何以窩心服務為客人帶來絲絲溫暖。

園景軒餐廳是以社會企業形式營辦的西式餐廳,一直推廣長者是社會重要資產的理念,耆年也可以成為另一個盛年。餐廳聘請有意重投社會的退休人士,或是延續餐飲服務經驗,或是賦予自己一個新角色,總能讓老友記找到自我價值,創造更充實的退休生活,體現老有所為的豐盛晚年。歡迎瀏覽園景軒餐廳Facebook專頁,觀看易賞錢拍攝的短片,了解老友記員工的故事,及獲取餐廳最新資訊及優惠。

敬老護老 請支持愛心券2020義賣

女青多年來一直關注長者福祉,今年繼續透過參與「敬老護老愛心券」2020慈善籌款運動,為本會旗下自負盈虧運作的長者服務單位籌募經費。在疫情衝擊下,不少長者服務嚴重受影響,加上經濟不景氣,令今年籌募經費更見困難,期盼有您的支持,讓每位耄老看不見的需要,藉由您每一分的捐助,都能被一一顧及。

今年愛心券受惠單位包括提供一站式日間復康護理服務的「Y Care青健坊(東區)」,以及專為「50+」輕老年而設的「女青賽馬會樂齡活學中心」,中心提供各類時尚、能讓退休人士自我挑戰和學習的活動,鼓勵他們退而不休,繼續擁抱夢想和貢獻社會。本會希望社會各界能多多支持,與女青一起幫助更多有需要人士,令本會能為長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敬老護老愛心券」每張面值港幣十元,有興趣人士可於10月24日至11月29日期間,到女青服務單位或透過網上認購,或直接捐款支持。

雙職婦女家庭分工及壓力研究發佈會

隨著時代變遷,「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家庭形態,已漸漸被夫妻共同兼顧家庭與事業的「雙職家庭」取代。惟相較女性每日身兼數職,將家務、育兒、工作以至抗疫一併肩負。不少男士面對說好共同分擔的家庭庶務,口裏說「好」,身體卻很「誠實」避之則吉。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女青)於去年7至10月,以問卷方式訪問了813名平均每周工作多於18小時之市民,包括462名雙職婦女及351名有雙職婦女伴侶之男士,了解雙職婦女家庭分工情況及壓力問題,並同時看男士對家庭分工的期望與實際情況是否存在落差。

調查發現,在逾八成家務項目上,多數男士雖說期望做到「男女各半分工」,但事實最終幾乎都由女士主責,言行並不一致。如「煮食」工作,有46.4%受訪男士希望各半分工,但有67%受訪者坦言,工作最終由另一半負責;真正負諸實行的只有不足2成;49.7%受訪男士表示願意加入家長社交群組,但逾7成受訪男士承認,最終由雙職太太負責「入Group」。

香港教育大學學生教導長者使用Zoom拉近兩代距離

本會秀群松柏社區服務中心與香港教育大學事務處(下稱「教大」)合作,推行「ZOOM近距離話咁易」課程,教導長者使用新科技,同時透過與學生互動及交流,促進跨代共融。

抗疫期間,部份社區中心將活動改為網上進行,不少長者因不諳新科技而未能參與,生活變得納悶無味。為了讓老友記保持正常社交及終身學習,本會邀請教大合作,由學生設計內容,教導長者使用不同的應用程式。活動一共六堂,長者除了學習使用ZOOM,如畫面分享功能、開設會議、白板使用等,又認識修圖及製作貼紙的手機應用程式,以及分享生活經歷的新興網站。活動一方面傳授技能,一方面加強長者與年青一輩的交流,促進跨代共融。

參與活動的長者都表示課程十分豐富且實用。有參加者反映家人雖然熟悉電子產品的應用,但缺乏教導的耐性,令他未能學習。他非常欣賞同學們對老友記的提問,有問必答,助他們了解如何使用程式,日後可以參與不同的網上活動,不怕疫情期間沒有娛樂,有助拉闊社交圈子,重拾開心的生活。

女青製作短片及桌上遊戲 助小六學生適應轉變

女青賽馬會家庭健康促進中心推行女青賽馬會家庭喜「越」之旅計劃,助準備升中的小六學生及其家庭適應轉變,跨越成長路上的困難,帶著喜樂踏上新的旅程。近月,計劃推出《升中狂想曲》系列短片及兩款桌上遊戲。

《升中狂想曲》系列短片描述三個中一學生的生活:中學課程讓「夢遊大師」感到吃力,母親的督促令「嫦娥的後裔」反感,「毛朋友」在新學校無法認識新朋友。他們的經歷是不少中一生面對的難題,亦是小六學生對升中常見的恐懼,女青希望透過影片為學生提供建議,讓他們做足心理準備,迎接中學的生活。此系列短片已經上載至女青賽馬會家庭喜「越」之旅的Facebook專頁,歡迎學生及家長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