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A
  • A
  • A

「深水埗區基層家庭眼中十大生活擔子」調查結果

(Chinese Version Only)

區內低收入人士生活環境四年間持續惡化 促政府注視

深水埗整體貧窮率多年來一直冠絕全港。政府發佈的統計數字雖顯示情況有所改善,但貧窮情況事實上依舊嚴峻,甚至有持續惡化的跡象。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 (女青) 去年底進行的深水埗區調查發現,區內居民生活壓力事項持續增加,「醫、食、住」三大基本生活需求成為區內基層家庭的三大壓力夢魘,有居民更不諱言就算明知食物便宜得「有古怪」,亦礙於家貧而選擇「搵命搏」。

女青於2016年11至12月期間,以問卷方式訪問了深水埗區430名居民,讓他們選出十大生活壓力事項,了解他們的生活問題、個人生活滿意程度及精神健康狀況。整體而言,基層家庭眼中的生活擔子首三位依次為食物價格高昂(80.0%)、擔心自己健康(62.1%)及租金昂貴(57.9%),而平均生活壓力事頂達10.97項。

女青「3‧8女青日」暨「香港女聲Glocal Y」嘉許禮邀請年青政界人物討論女性議題

(Chinese Version Only)

近年,香港女性在政商界的參與度和曝光率日增,但在社會的不同角落,女性形象及身份仍然有其局限性。隨著時代更迭,女性議題已成為今日各界不容忽視的焦點,大眾必須思考如何打破固有性別框架與觀念,為社會帶來更積極的改變。

適逢三八婦女節將至,女青於今天舉辦「3‧8女青日」暨「香港女聲Glocal Y」嘉許禮,以「培育年青女性‧領導時代發聲」為主題,表揚一班由女青「香港女聲Glocal Y」培育計劃栽培的年青女性領袖,希望她們日後繼續在社會不同崗位上,為女性權益發聲。

女青會長胡秀霞致辭時表示,女青多年來一直以關懷女性、讓女性發揮所長為己任,以「婦女參與」、「婦女支援」、「婦女能力建設」及「婦女發聲」為工作焦點,並藉着每年三月「國際婦女節」之良機,向社會大眾呈現服務啟廸及效益,透過婦女發聲共同為社會需要而努力。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對下任香港特首施政期望調查」

期望新特首關注房屋、教育、醫療及社會福利

第五屆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將於今年3月舉行,各界均關注未來特首之施政方針及理念,市民近日亦循不同渠道,積極向不同參選人反映意見與期望,盼日後政府能制定各種利民紓困的政策與措施。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女青)亦於今年1月中旬,以問卷方式訪問了1,320名市民,了解他們對下任特首施政的期望及意見。是次調查對象為女青37個服務單位中,年滿12歲或以上的會員、義工及服務受眾。問卷主要分為四大部份:選出下任特首首要五大施政重點、於八個施政範疇中選出最關注的項目、最期望下任特首擁有的三大個人特質或專長;以及個人資料選項。

女青「精叻祖父母」課程舉行首屆畢業禮

(Chinese Version Only)

弄孫為樂是不少長者的生趣,若長者們能以專業與現代知識,穩妥地照顧嬰孩的起居生活,不但教子女刮目相看,亦能促進兩代關係,達到跨代支援與共融之效。女青今年初配合政府建議,推出專門為長者提供育兒培訓的「精叻祖父母」課程,報名反應非常熱烈。課程於今天迎來首個畢業禮,21位「老友記」學員齊齊接過證書,成為一位位銀髮幼兒照顧達人。

香港政府於《二零一五年施政綱領》中宣布,推出一項試驗計劃協助祖父母在家中成為訓練有素之幼兒照顧者。2016年3月,社會福利署正式推出「為祖父母而設的幼兒照顧訓練課程試驗計劃」(試驗計劃),為期兩年共提供540個訓練名額。

9間獲委任之非政府培訓機構中,女青為首間成功開辦課程之機構,而所有初生至六歲以下嬰幼兒之祖父母或準祖父母(即在約六個月內將成為祖父母的人士),均合乎資格免費報讀有關課程。

提升自尊感、自我控制能力、找到生命意義 有效讓少女遠離偏差行為

(Chinese Version Only)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女青)從外展經驗中發現,少女參與偏差行為的情況有上升趨勢,比十年前有約20%的升幅,而且少女的偏差行為往往對自身有較長遠的影響,例如自殘、未婚懷孕等。因此,女青與香港城市大學(城大)進行研究,尋找減少少女參與偏差行為的方法。研究發現,少女的心理成熟程度與其是否參與社會偏差行為有密切關係。研究團隊繼而設計及引用「高危少女支援服務計劃」,針對三項影響心理成熟程度的因素-少女自尊感、自我控制能力和生命意義-提供介入服務,服務成效評估證實有關計劃能有效減低少女參與偏差行為。

少女心理成熟程度與參與偏差行為的關係